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財務審計秩序 促進注冊會計師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
- 分類:東升動態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1-10-19 13:46
- 訪問量:
【概要描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規模不斷擴大,服務范圍不斷拓展,行業發展總體向好,在維護資本市場秩序和社會公眾利益、提升會計信息質量和經濟效率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同時也存在會計師事務所“看門人”職責履行不到位、行業監管和執法力度不足等問題,企業財務會計信息失真、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等現象時有發生。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嚴肅財經紀律的決策部署,切實加強會計師事務所監管,遏制財務造假,有效發揮注冊會計師審計鑒證作用,經國務院同意,現就進一步規范財務審計秩序、促進注冊會計師行業健康發展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嚴肅財經紀律,以全面提升注冊會計師行業服務國家建設能力為目標,統籌發展和安全,緊抓質量提升主線,守住誠信操守底線,筑牢法律法規紅線。堅持監管與服務并重、治標與治本結合,樹立系統觀念,做好統籌謀劃,努力構建部門協同、多方聯動、社會參與的監管工作格局,有效解決突出問題,切實加強行政監管,逐步完善行業治理,顯著優化執業環境,持續提升審計質量,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規范市場經濟秩序、保障國家經濟安全提供有力支撐。 (二)工作原則。 ——誠信為本,質量為先。將誠信建設作為行業發展的生命線,始終堅持質量至上的發展導向,持續提升注冊會計師執業能力、獨立性、道德水平和行業公信力。 ——從嚴監管,從嚴執法。堅持問題導向,堅決糾正違反職業規范和道德規范的重大問題,嚴厲打擊會計審計違法違規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做到“零容忍”,曝光典型案例,樹行業正氣。 ——歸位盡責,協同發力。加強監管部門之間、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之間的溝通協作,進一步厘清職責邊界,落實監管責任,加強統籌協調,完善工作機制,強化信息共享,形成監管合力。 ——綜合施策,多措并舉。加強注冊會計師行業監管的系統性、協同性,綜合運用行政監管、市場約束、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等多種方式手段,優化執業環境,凈化行業風氣,督促會計師事務所提升內部管理水平,提高行業監管效能。 ——著眼長遠,常抓不懈。立足當前,強化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要求,狠抓審計職業規范,集中解決突出問題;著眼長遠,與時俱進完善相關基礎制度規范,形成長效機制,全面提升行業監管能力和治理水平。 二、依法整治財務審計秩序 (三)依法加強從事證券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監管。行業主管部門嚴格履行職責,充實財會監督檢查力量,推動形成專業化執法檢查機制,對從事證券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開展有效日常監管。出臺會計師事務所監督檢查辦法,突出檢查重點,提高檢查頻次,嚴格處理處罰,建立自查自糾報告機制,強化會計師事務所責任。完善相關部門對從事證券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監管的協作機制,加強統籌協調,形成監管合力,對會計師事務所和上市公司從嚴監管,依法追究財務造假的審計責任、會計責任。加強財會監督大數據分析,對財務造假進行精準打擊。 (四)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并曝光典型案例。上下聯動、依法整治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特別是針對當前行業內較為突出的會計師事務所無證經營、注冊會計師掛名執業、網絡售賣審計報告、超出勝任能力執業、泄露傳播涉密敏感信息等,堅決糾正會計師事務所串通舞弊、喪失獨立性等違反職業規范和道德規范的重大問題。梳理一批財務會計領域違法違規典型案件,形成各部門共同行動清單,區分不同情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堅決做到“零容忍”,對影響惡劣的重大案件從嚴從重處罰,對違法違規者形成有效震懾。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對全社會、全行業形成警示。 (五)加快推進注冊會計師行業法律和基礎制度建設。制定注冊會計師行業基礎性制度清單,及時跟進健全相關制度規定,建立健全制度化、常態化的長效機制。推動加快修訂注冊會計師法,進一步完善行政強制措施、豐富監管工具、細化處罰標準、加大處罰力度。合理區分財務造假的企業會計責任和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責任,明確其他單位向注冊會計師出具不實證明的法律責任。完善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相關規定,明確公眾利益實體審計要求。按照過罰相當原則依法處理涉會計師事務所責任案件,研究完善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相關司法解釋,進一步明確特殊普通合伙會計師事務所的民事責任承擔方式。完善維護信息安全要求,明確境外機構和人員入境執業等相關監管規定??茖W合理確定會計師事務所從事上市公司等特定實體審計業務的具體要求,統一公開相關標準。結合實際優化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審計輪換機制。 (六)建立健全監管合作機制。建立跨部門合作機制,實現財會監督與其他方面監督有機貫通、協同發力。建立注冊會計師行業年度工作會議和日常聯席會議機制,整合力量、凝聚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財務審計秩序 促進注冊會計師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
【概要描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規模不斷擴大,服務范圍不斷拓展,行業發展總體向好,在維護資本市場秩序和社會公眾利益、提升會計信息質量和經濟效率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同時也存在會計師事務所“看門人”職責履行不到位、行業監管和執法力度不足等問題,企業財務會計信息失真、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等現象時有發生。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嚴肅財經紀律的決策部署,切實加強會計師事務所監管,遏制財務造假,有效發揮注冊會計師審計鑒證作用,經國務院同意,現就進一步規范財務審計秩序、促進注冊會計師行業健康發展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嚴肅財經紀律,以全面提升注冊會計師行業服務國家建設能力為目標,統籌發展和安全,緊抓質量提升主線,守住誠信操守底線,筑牢法律法規紅線。堅持監管與服務并重、治標與治本結合,樹立系統觀念,做好統籌謀劃,努力構建部門協同、多方聯動、社會參與的監管工作格局,有效解決突出問題,切實加強行政監管,逐步完善行業治理,顯著優化執業環境,持續提升審計質量,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規范市場經濟秩序、保障國家經濟安全提供有力支撐。 (二)工作原則。 ——誠信為本,質量為先。將誠信建設作為行業發展的生命線,始終堅持質量至上的發展導向,持續提升注冊會計師執業能力、獨立性、道德水平和行業公信力。 ——從嚴監管,從嚴執法。堅持問題導向,堅決糾正違反職業規范和道德規范的重大問題,嚴厲打擊會計審計違法違規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做到“零容忍”,曝光典型案例,樹行業正氣。 ——歸位盡責,協同發力。加強監管部門之間、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之間的溝通協作,進一步厘清職責邊界,落實監管責任,加強統籌協調,完善工作機制,強化信息共享,形成監管合力。 ——綜合施策,多措并舉。加強注冊會計師行業監管的系統性、協同性,綜合運用行政監管、市場約束、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等多種方式手段,優化執業環境,凈化行業風氣,督促會計師事務所提升內部管理水平,提高行業監管效能。 ——著眼長遠,常抓不懈。立足當前,強化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要求,狠抓審計職業規范,集中解決突出問題;著眼長遠,與時俱進完善相關基礎制度規范,形成長效機制,全面提升行業監管能力和治理水平。 二、依法整治財務審計秩序 (三)依法加強從事證券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監管。行業主管部門嚴格履行職責,充實財會監督檢查力量,推動形成專業化執法檢查機制,對從事證券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開展有效日常監管。出臺會計師事務所監督檢查辦法,突出檢查重點,提高檢查頻次,嚴格處理處罰,建立自查自糾報告機制,強化會計師事務所責任。完善相關部門對從事證券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監管的協作機制,加強統籌協調,形成監管合力,對會計師事務所和上市公司從嚴監管,依法追究財務造假的審計責任、會計責任。加強財會監督大數據分析,對財務造假進行精準打擊。 (四)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并曝光典型案例。上下聯動、依法整治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特別是針對當前行業內較為突出的會計師事務所無證經營、注冊會計師掛名執業、網絡售賣審計報告、超出勝任能力執業、泄露傳播涉密敏感信息等,堅決糾正會計師事務所串通舞弊、喪失獨立性等違反職業規范和道德規范的重大問題。梳理一批財務會計領域違法違規典型案件,形成各部門共同行動清單,區分不同情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堅決做到“零容忍”,對影響惡劣的重大案件從嚴從重處罰,對違法違規者形成有效震懾。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對全社會、全行業形成警示。 (五)加快推進注冊會計師行業法律和基礎制度建設。制定注冊會計師行業基礎性制度清單,及時跟進健全相關制度規定,建立健全制度化、常態化的長效機制。推動加快修訂注冊會計師法,進一步完善行政強制措施、豐富監管工具、細化處罰標準、加大處罰力度。合理區分財務造假的企業會計責任和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責任,明確其他單位向注冊會計師出具不實證明的法律責任。完善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相關規定,明確公眾利益實體審計要求。按照過罰相當原則依法處理涉會計師事務所責任案件,研究完善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相關司法解釋,進一步明確特殊普通合伙會計師事務所的民事責任承擔方式。完善維護信息安全要求,明確境外機構和人員入境執業等相關監管規定??茖W合理確定會計師事務所從事上市公司等特定實體審計業務的具體要求,統一公開相關標準。結合實際優化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審計輪換機制。 (六)建立健全監管合作機制。建立跨部門合作機制,實現財會監督與其他方面監督有機貫通、協同發力。建立注冊會計師行業年度工作會議和日常聯席會議機制,整合力量、凝聚
- 分類:東升動態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1-10-19 13:46
- 訪問量: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規模不斷擴大,服務范圍不斷拓展,行業發展總體向好,在維護資本市場秩序和社會公眾利益、提升會計信息質量和經濟效率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同時也存在會計師事務所“看門人”職責履行不到位、行業監管和執法力度不足等問題,企業財務會計信息失真、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等現象時有發生。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嚴肅財經紀律的決策部署,切實加強會計師事務所監管,遏制財務造假,有效發揮注冊會計師審計鑒證作用,經國務院同意,現就進一步規范財務審計秩序、促進注冊會計師行業健康發展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嚴肅財經紀律,以全面提升注冊會計師行業服務國家建設能力為目標,統籌發展和安全,緊抓質量提升主線,守住誠信操守底線,筑牢法律法規紅線。堅持監管與服務并重、治標與治本結合,樹立系統觀念,做好統籌謀劃,努力構建部門協同、多方聯動、社會參與的監管工作格局,有效解決突出問題,切實加強行政監管,逐步完善行業治理,顯著優化執業環境,持續提升審計質量,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規范市場經濟秩序、保障國家經濟安全提供有力支撐。 (二)工作原則。 ——誠信為本,質量為先。將誠信建設作為行業發展的生命線,始終堅持質量至上的發展導向,持續提升注冊會計師執業能力、獨立性、道德水平和行業公信力。 ——從嚴監管,從嚴執法。堅持問題導向,堅決糾正違反職業規范和道德規范的重大問題,嚴厲打擊會計審計違法違規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做到“零容忍”,曝光典型案例,樹行業正氣。 ——歸位盡責,協同發力。加強監管部門之間、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之間的溝通協作,進一步厘清職責邊界,落實監管責任,加強統籌協調,完善工作機制,強化信息共享,形成監管合力。 ——綜合施策,多措并舉。加強注冊會計師行業監管的系統性、協同性,綜合運用行政監管、市場約束、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等多種方式手段,優化執業環境,凈化行業風氣,督促會計師事務所提升內部管理水平,提高行業監管效能。 ——著眼長遠,常抓不懈。立足當前,強化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要求,狠抓審計職業規范,集中解決突出問題;著眼長遠,與時俱進完善相關基礎制度規范,形成長效機制,全面提升行業監管能力和治理水平。 二、依法整治財務審計秩序 (三)依法加強從事證券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監管。行業主管部門嚴格履行職責,充實財會監督檢查力量,推動形成專業化執法檢查機制,對從事證券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開展有效日常監管。出臺會計師事務所監督檢查辦法,突出檢查重點,提高檢查頻次,嚴格處理處罰,建立自查自糾報告機制,強化會計師事務所責任。完善相關部門對從事證券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監管的協作機制,加強統籌協調,形成監管合力,對會計師事務所和上市公司從嚴監管,依法追究財務造假的審計責任、會計責任。加強財會監督大數據分析,對財務造假進行精準打擊。 (四)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并曝光典型案例。上下聯動、依法整治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特別是針對當前行業內較為突出的會計師事務所無證經營、注冊會計師掛名執業、網絡售賣審計報告、超出勝任能力執業、泄露傳播涉密敏感信息等,堅決糾正會計師事務所串通舞弊、喪失獨立性等違反職業規范和道德規范的重大問題。梳理一批財務會計領域違法違規典型案件,形成各部門共同行動清單,區分不同情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堅決做到“零容忍”,對影響惡劣的重大案件從嚴從重處罰,對違法違規者形成有效震懾。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對全社會、全行業形成警示。 (五)加快推進注冊會計師行業法律和基礎制度建設。制定注冊會計師行業基礎性制度清單,及時跟進健全相關制度規定,建立健全制度化、常態化的長效機制。推動加快修訂注冊會計師法,進一步完善行政強制措施、豐富監管工具、細化處罰標準、加大處罰力度。合理區分財務造假的企業會計責任和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責任,明確其他單位向注冊會計師出具不實證明的法律責任。完善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相關規定,明確公眾利益實體審計要求。按照過罰相當原則依法處理涉會計師事務所責任案件,研究完善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相關司法解釋,進一步明確特殊普通合伙會計師事務所的民事責任承擔方式。完善維護信息安全要求,明確境外機構和人員入境執業等相關監管規定??茖W合理確定會計師事務所從事上市公司等特定實體審計業務的具體要求,統一公開相關標準。結合實際優化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審計輪換機制。 (六)建立健全監管合作機制。建立跨部門合作機制,實現財會監督與其他方面監督有機貫通、協同發力。建立注冊會計師行業年度工作會議和日常聯席會議機制,整合力量、凝聚
關注我們,獲取更多資訊!